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2025-03-31 15:22
浏览量:1 | | | |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具体指导下,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夯实依法治污实践基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逐步建立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支部学习为重点、以青年理论学习为延伸的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理论武装体系,全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0次、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4次,并邀请市直机关工委指导《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专题研讨,局党组成员、主要科室负责同志讲感受、说心得,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二)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执法根基。持续开展执法机构规范化单位建设,配足配齐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继2023年城区6个大队通过规范化验收后,今年完成了其余7个县市区的规范化建设及验收工作,岳阳县、汨罗市、华容县大队获评示范单位。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出台《岳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系统365人完成行政执法证更换或新取证考试。加强法律专业人才引进,新招录持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人,全局共5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公职律师1名。

(三)完善制度体系,依法保障实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完成10余次信息公开申请。出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规定(试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100%。实施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委托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为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协助出台《岳阳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2023年版)》规范性文件

(四)依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蓝天保卫战,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开展“守护蓝天十大行动”,完成36家砖瓦行业整治、20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19家重点企业应急减排绩效提级。推进移动源治理,检测柴油货车1648辆、非移动道路机械1012台。推进碧水保卫战,长江岳阳段连续7年水质优良率为100%,实施“碧水攻坚十大工程”,加强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监管,完成94个重点河湖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项目115个,长江(岳阳段)获评湖南省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严格水源地保护,完成41个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整治。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督促全市43家重点企业落实土壤污染自行监测,25处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重点建设用地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序推进优先监管地块及历史遗留污染源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完成39个优先监管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重点监测。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超额完成6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9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农村黑臭水体55条。

(五)规范执法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扫码入企”工作机制,完成273家重点企业“湖南营商码”二维码张贴。将全市127家治污水平高、环境管理规范的企业纳入执法检查“正面清单”,实施非必要不打扰。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全年从轻处罚案件20起,不予处罚案件46起与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双随机联合执法,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监管要求,最大程度减少重复执法。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制度改革,优化审批程序,协助省生态环境厅审批建设项目4个、园区调区扩区3个,完成市本级审批项目67个,在营商政务环境及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工作满意度100%。

(六)强化监管执法,提升执法效能。制定全市生态环境“双随机”抽查方案,抽查排污单位124家,公开124家,实现随机抽查公开率100%。组织开展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蓝天碧水”等执法行动,全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89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9起,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3起。全年核发排污许可证378本,对111家企业开展常态化核查,并完成2024年执行报告提交率审核。

(七)推进普法宣传,提升法律意识。普法工作获得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印发《2024年岳阳市生态环境系统推进精准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岳阳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全局541人学法参学率、应试率、通过率100%。联合岳阳市律协环境与资源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深入到环保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普法培训”志愿宣讲活动局微信公众号开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百年党史》等专栏,发布200余条知识信息,点击量过万次,通过投放宣传片、发放普法读本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开展环保志愿者实践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形成良好法治氛围。

(八)强化法治保障,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污染纠纷等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岳阳市环境污染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作用。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39起,办结313起,其中2024年办理90起,办结87起;“陈革命、邓益新非法生产污染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因当事人拒绝磋商依法提起,该案是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施行以来第一起诉讼案例,为后续诉讼案例丰富经验。今年全局行政复议案件6起,行政诉讼案件2起,无纠错和败诉情形。依法推进法治化信访工作,共受理信访件733件,办结率100%,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党组书记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对法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建设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治思维需进一步加强。部分人员学习贯彻法治理论还不深入,对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研究不够,依法行政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化解矛盾纠纷方式单一。

执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使用无人机、便携式油烟检测仪等新技术新装备开展执法还不够多,基层一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普法方式需进一步创新。执法普法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新媒体等运用不足,仍较多局限于传统主题宣教模式,没有结合时下热点开展普法宣传。

四、下一年度计划

(一)在法治思想学习上更接地气。持续开展多样化法治思想学习活动,综合运用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内涵,强化学习实效。

(二)在执法机构建设上更有锐气。续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配齐配强执法装备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三)在法治宣传教育上更冒热气。多元方式开展普法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志愿宣讲活动等方式进行送法入企普法宣传。集中开展公众号问答,加快形成“湘小环帮打听”为代表的新型法治宣教模式,强化宣教实效。